一种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子设备使用量突飞猛进,每人均会携带不止一件电子设备以及为设备供电的移动电源,这给使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安全带来了隐患。国内外航空领域运输的危险品当中锂电池占有很高的比例,也是进几年航空领域起火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锂电池从发热到自燃再到爆炸的全过程(达到180度然后发生爆燃),在30秒到90秒之间,同时产生大量烟雾。当前机场安检现场对此的处置方式为物理水降温的形式——用盆或者桶盛水,经过实际实验,锂电池发热后迅速出现短路起火、爆炸以及飞溅等现象,用水来处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具有时间短、处置难、影响大的特点。
综上所述,如何根据锂电池的起火特点,设计一种能够在人员密集场所现场快速处置锂电池以及其他物质等自燃的处置装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能够有效处置安检现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燃烧、爆炸的锂电池,以避免燃烧、爆炸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及人员恐慌,以及因此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并通过及时处理达到减少舆情的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包括双层防爆桶和设置于所述双层防爆桶顶部的封盖,所述双层防爆桶的内层内部盛放有灭火材料。
可选的,所述双层防爆桶包括外壳和套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侧壁间隙以及底部间隙内均填充有隔热阻燃材料。
可选的,所述内胆为螺旋钢管内胆,所述螺旋钢管内胆的侧壁开设有吸收孔;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可选的,所述隔热阻燃材料为岩棉。
可选的,所述内胆的底部安装有内支架,所述外壳的顶部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内胆滑脱的限位部件。
可选的,所述封盖包括不锈钢外盖板和泄压内挡板,所述泄压内挡板与所述不锈钢外盖板之间通过减压弹簧连接;所述泄压内挡板用于封闭所述双层防爆桶的内胆。
可选的,所述封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双层防爆桶,另一端设置有扣押自锁装置。
可选的,所述扣押自锁装置为货柜车门锁装置。
可选的,所述灭火材料为高分子凝胶。
可选的,所述双层防爆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搬移轮;所述双层防爆桶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双层机构的双层防爆桶,可以缓解爆炸引起的内胆压力过大,起到防止损坏装置的作用;灭火材料可以有效的降温同时隔绝氧气,处置装置封闭后可以有效抵御锂电池爆燃产生的高温高热和烟尘,并可阻止锂电池爆燃。本发明能够有效处置安检现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燃烧、爆炸的锂电池,以避免燃烧、爆炸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及人员恐慌,并通过及时处理达到减少舆情的出现。该装置适用于旅客安检现场及其他公共场所涉及的与锂电池有关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处置现场发生的其他物质燃烧突发事件的处置,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双层防爆桶;1-1、外壳;1-2、内胆;1-3、隔热阻燃材料;1-4、吸收孔;1-5、内支架;2、封盖;2-1、不锈钢外盖板;2-2、泄压内挡板;2-3、减压弹簧;3、灭火材料;4、铰链;5、扣押自锁装置;6、搬移轮;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安检现场处置锂电池和/或其他物质等自燃的快速处置装置,主要为如下五个部分:
1、锂电池自燃处置装置内置新型的灭火材料3,该灭火材料3优选一种现有的高分子灭火凝胶,使用比例1:150,本身属于粘稠状态,不会产生飞溅等情况;同时,该灭火材料也具有除烟、去除有害物质的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灭火有良好的作用;将发热的锂电池放入其中可以达到降温隔绝氧气放置飞溅的作用,同时不会对锂电池造成二次短路引起的次生灾害。
2、双层防爆桶1外设置有把手7和搬移轮6,搬运灵活,使用方便。
3、双层防爆桶1具有双层机构,内胆1-2为圆形螺旋钢管,主要作用:一是盛装灭火材料3;二是有效防止一级爆炸产生的冲击和飞溅;外壳1-1采用2mm厚的不锈钢钢板制成,用来阻止二级冲击产生的压力,同时用来盛装隔热阻燃材料1-3及内胆1-2;同时,内胆1-2的底端设有两个以上内支架1-5,在外壳1-1的开口处设有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使内胆1-2始终保持在固定位置。
4、内胆1-2与外壳1-1间优选采用岩棉进行隔热、阻燃作用,中间岩棉按照一定比例填充后,如果发生爆炸将第一层桶璜支起,缓解爆炸对设备的压力;同时可以通过吸收孔1-4(设置位置如图1所示)吸附爆燃产生的烟尘和有害物质。
5、封盖2优选通过两个铰链4与双层防爆桶1连接用来翻折;在封盖2和双层防爆桶1上设置了扣押自锁装置5,该扣押自锁装置5优选采用货柜车门锁装置,不仅可以使装置形成密闭腔体,一旦锁闭与爆炸冲击形成反向,且结构坚固。同时,通过对封盖2进行双层减力抗暴设置,可以缓解爆炸引起的内胆压力过大,防止装置损坏。其中,封盖2的结构组成如下:①不锈钢外盖板2-1用来封闭二级冲击以及燃爆所产生的烟尘和水汽;②具有防爆功能的泄压内挡板2-2位于最内侧可以直接封闭螺旋钢管内胆,盖住的话可以有效使内胆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③具有减压抗暴作用的减压弹簧2-3用来有效连接泄压内挡板2-2和不锈钢外盖板2-1,同时当内胆腔体产生一级冲击压力过大时,泄露一级冲击产生的压力。
本实施例通过对锂电池燃爆过程的研究了解锂电池燃烧和爆炸的特性,设置为内外双层,在有效抵御一级爆炸的同时做好二级防护,并且有效利用内外胆中空部分对有害物质水汽烟尘进行吸收。通过对比水、沙土、泡沫、干粉等灭火材料,本实施例使用的新型灭火材料具有降温、防飞溅、阻燃、隔绝氧气的作用并且性质最佳,储存稳定。当公共场所发生锂电池等物质自燃时,只要将燃烧物放置于本装置内,将装置闭合既能实现灭火防爆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外侧烟尘的零排放。
结合安检现场人流密集的特点以及本实施例使用的特点,将布局与流程紧密设置,同时结合人员特点配备相关防护措施,可提升工作人员解决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下面以采用本装置为例对锂电池有关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进行简要说明。处置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快速处置,及时恢复;统一指挥,分工协同。即避免受伤,避免混乱,避免难于短时恢复秩序。
步骤一:旅检现场开包或前传检查员发现锂电池发热应及时发出信号通知通道内各岗位,开包检查员接到或发现锂电池发热信息立即将需要开检的箱包交于开机员;前端的前传岗位人员立即疏导人员从通道入口退出并关闭入口,后面人身协助疏散通道旅客,确保通道无旅客,开机员及时将需要开检的箱包转移到开包台,检查无误的箱包及时疏散到通道后端隔离区内;开机员应当立即启动应急突发事件预案,通知领导以及外面为序引导人员关闭通道并极速撤离到与发热锂电池3米以上安全距离;
步骤二:开箱包人员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的准备工作,带好防护面罩、防火手套,使用取物夹将锂电池放入锂电池处置装置内,并且关闭锂电池处置设备,在本人确定设备处于完全锁闭状态后,将处置装置快速搬移到人员稀少空旷的安全位置,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距离等待;
步骤三、通道内只留有两人协助观察装置内物质燃烧情况,没有反应后或者查看设备(后期增加功能)指示装置情况,正常值时将其拖至航站楼之外,进行处置。同时通知相关领导,解除预案恢复正常状态;
步骤四:后期处理:首先检查现场人员设备有无受伤或损坏,清理现场卫生,恢复检查秩序;锂电池处置通静置两个小时后,仔细观察锂电池桶没有烟气放出和没有爆炸声以后,再侧身由处置桶背面松开卡锁打开桶盖,清理并回收锂电池处置桶,将锂电池处置桶及相关设备归位。
注意事项:发热锂电池没有放入锂电池处置装置内以前,各岗位停止检查工作,按照流程通知相关领导,启动相关紧急预案,同时保证旅客及工作人员与发热锂电池三米以上安全距离——根据我们的实验测算,锂电池发热至爆炸时间在90秒左右,所以通道内六人应该按照分工进行疏散与预案的启动。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自燃物快速处置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双层机构的双层防爆桶,配合封盖的双层减力抗暴功能,可以缓解爆炸引起的内胆压力过大,防止损坏装置;在两层筒壁之间增设的岩棉,由于外层筒壁为密封装置,如果发生爆炸将内层桶支起,烟雾将会沿着吸收孔进入内外层筒壁之间的岩棉中,同时缓解爆炸对设备的压力。该设备具有防爆功能以及隔烟和消声等作用,能够有效处置安检现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燃烧、爆炸的锂电池,以避免燃烧、爆炸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及人员恐慌,并通过及时处理达到减少舆情的出现,适用于旅客安检现场及其他公共场所涉及的与锂电池有关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处置现场发生的其他物质燃烧突发事件的处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