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气体爆破技术,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吸热气化时体积急剧膨胀产生高压,致使煤(岩)体破碎或开裂,二氧化碳致裂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煤矿及非煤矿山、水泥、采石等诸多行业。
然而采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爆炸时一由于内部的高锰酸钾等爆炸物使用并不安全,而且若引爆后出现“哑弹”时较难排除而且危险性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及施工方法,主要解决现在的气体爆破使用不安全及污染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包括气罐和点火机构,所述气罐上设有排压口与氧气源连接的进口,所述气罐内设有与所述进口、所述排压口连通的容腔;所述点火机构包括点火头,所述点火头设于所述容腔内。
所述氧气源为液氧瓶。
还包括进管,所述进管伸入所述容腔内设有与所述进口。
所述容腔内壁设有吸水层。
所述吸水层由海绵或者棉布制成。
还包括小车,所述液氧瓶放置于所述小车上,所述液氧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进管连接。
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气动夹指,所述连接管包括套设于所述进管外壁的连接端,所述气动夹指用于夹持于所述连接端外壁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管连接于一起。
一种使用如上述的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爆破施工的场地挖孔;
步骤二、将气罐装入孔内,其排压孔露出于地表且保证进气孔与氧气源连接;
步骤三、打开氧气源上的阀门开始向气罐内输入液氧;持续3~10分钟;
步骤四、关闭阀门,通过松开气动夹指,然后拉动连接管使其与进管分离,
步骤五、按下点火机构的按钮,气罐内的点火头点火,气罐内的气体急剧膨胀形成爆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及施工方法,首先其膨胀气体为氧气,不需要传统的加热装置,污染较少,另一方面,其设有排压口,若没有成功爆破,只需等待高纯度氧气从排压口散去即可,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包括气罐1和点火机构2,所述气罐上设有排压口12与氧气源连接的进口11,所述气罐内设有与所述进口、所述排压口连通的容腔15;所述点火机构包括点火头21,所述点火头设于所述容腔内。
该点火机构可以产生电火花的机构,具体可以为将正负极线路伸入气罐内,其点火按钮远离气管用于点火,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排压口伸入,氧气源可以为液态氧气瓶等,该氧气瓶上设有开关阀,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排压口的直径小于进口的直径,以便于气罐内氧气的适度保留,
使用时,将罐体埋入爆破点内,排压口露出,点火时,按下点火按钮,气罐内产生电火花,由气罐内高纯度的氧气助燃,气体膨胀形成爆破,污染低,而且若出现“哑弹”的现象,可以关闭阀门,待气罐内的氧气散去纯度降低时进行排除,更加安全。
若坑中没有积水,也可以省去罐体。
首先,罐体在埋入钻好的炮孔中后,用黄泥或者水泥封好,仅进管和排压口露出,作为优选的,该小车的履带式橡胶履带,在活动时不会与地面摩擦而产生电火花,另外,小车的动力机(柴油机)的排气管上设置防火罩等来增加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进气时,小车关闭动力机,由远程气动操作增压阀打开,然后打开排气阀进行自动充气,充好气后,也由远程气动操作,先关闭增压阀,然后关闭排气阀,再由气动施转盘回收充气管。完全避免了人体接触液氧瓶所产生的静电火花,再加上有自动排压功能(排压口),现场无人操作,达到安全施工,节能环保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在水泥支撑梁和柱(桩)里面都可用,在浇筑水泥梁前先将气罐预埋在中间位置,引出点火线和连接管,等需要爆破时再进行充气启动,同样也可以在没有预埋的地方,用人工钻孔,放气罐充气。本发明解决了带静电施工不安全、充气时超压等问题,还解决了传统起爆器怕碰撞的问题—我们是先预埋再充气,预埋前气罐为安全的,预埋后也没有人工去碰触该气罐,所以不会产生危险。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做到像其他炸药和数码雷管一样同时起爆、多排和分段起爆。
本发明在施工中比炸药成本要低,比炸药安全。可以控制没有充气和充气的时间,所以他不能像市面上那些炸药和雷管那样有其他违法的可能,比二氧化碳铁罐子里面放的那些炸药再加上现在人工操作安全很多,也比水泥膨胀环保,比挖机炮头打分裂机等其他目前市场的设备和产品都安全,节能,环保高效,降低成本,还会降低维护社会治安的负担。作为优选,液氧气体的运输都由由资质的专业输送单位来负责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氧气源为液氧瓶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进管110,所述进管伸入所述容腔内设有与所述进口。进管伸入容腔内进行进氧,使用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容腔内壁设有吸水层121。用于吸附液氧,增加气化效果,使用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吸水层由海绵或者棉布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小车4,所述液氧瓶放置于所述小车上,所述液氧瓶通过连接管31与所述进管连接。便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气动夹指5,所述连接管包括套设于所述进管外壁的连接端311,所述气动夹指用于夹持于所述连接端外壁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管连接于一起。爆炸前,松开气动夹指,拉动连接管,使连接管与进管分离,之后点火爆炸,使用更加安全。
一种使用如上述的安全环保气体混合热能膨胀装置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爆破施工的场地挖孔;
步骤二、将气罐装入孔内,其排压孔露出于地表且保证进气孔与氧气源连接;
步骤三、打开氧气源上的阀门开始向气罐内输入液氧;持续3~10分钟;
步骤四、关闭阀门,通过松开气动夹指,然后拉动连接管使其与进管分离,
步骤五、按下点火机构的按钮,气罐内的点火头点火,气罐内的气体急剧膨胀形成爆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