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施工方法,尤其涉及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使用爆破施工的隧道也越来越多。而在通常的隧道施工中常常采用钻爆法开挖,通常的爆破方法是先钻孔,再装入炸药、雷管,然后堵塞炮孔,最后起爆。而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1)起爆后粉尘量大,导致施工作业环境差。(2)耗药量大,不能充分发挥爆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小了耗药量、减少爆破后通风降尘的时间且提高了一次性开挖深度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围岩级别确定钻孔深度,然后在开挖面中心钻掏槽眼,在开挖面沿着掏槽眼向外钻辅助眼、在开挖面底部钻底边眼,在开挖面周边钻周边眼;
(2)将各钻眼内清理干净,除掉石屑、水及其它全部杂质;
(3)在各钻眼内装炸药以及水袋,具体步骤为;
对于IV级弱、V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和底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各个洞眼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一节水袋、炸药、两节水袋以及炮泥,其中所述的炸药连续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管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弱、V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为:一节水袋、炸药、两节水袋以及炮泥,其中所述的炸药分段间隔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索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强、III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和底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炸药、两节水袋以及炮泥,其中所述的炸药连续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管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强、III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炸药、两节水袋以及炮泥,其中所述的炸药分段间隔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索引至炮眼外;
(4)点燃导爆管或者导爆索爆破。
本方法较比传统隧道爆破施工有以下优点:
(1)由于加装水袋在爆炸时会产生“水楔”效应,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有利于围岩破碎,从而减小了耗药量。
(2)爆破后炮孔中的水可以雾化降尘,减少爆破后通风降尘的时间。
(3)提高了一次性开挖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的IV级弱、V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底边眼装药布置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的IV级强、III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底边眼装药布置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的IV级弱、V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布置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的IV级强、III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布置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的隧道爆破炮眼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隧道开挖水压爆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围岩级别确定钻孔深度,然后在开挖面中心钻掏槽眼A,在开挖面沿着掏槽眼向外钻辅助眼B、在开挖面底部钻底边眼C,在开挖面周边钻周边眼D;
(2)将各钻眼内清理干净,除掉石屑、水及其它全部杂质;
(3)在各钻眼内装炸药以及水袋,具体步骤为;
对于IV级弱、V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和底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各个洞眼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一节水袋1、炸药2、两节水袋1以及炮泥3,其中所述的炸药2连续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管4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弱、V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为:一节水袋1、炸药2、两节水袋1以及炮泥3,其中所述的炸药2分段间隔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索5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强、III级围岩的掏槽眼、辅助眼和底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炸药2、两节水袋1以及炮泥3,其中所述的炸药2连续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管4引至炮眼外;
对于IV级强、III级围岩的周边眼装药顺序为:从底部向顶部依次装填炸药2、两节水袋1以及炮泥3,其中所述的炸药2分段间隔装填,所述的炸药的导爆索5引至炮眼外;
(4)点燃导爆管4或者导爆索5爆破。
本发明中采用分段间隔装填炸药的优点是节约炸药及导爆索用量,连续装填炸药的优点是爆炸效果好。
本方法中采用的水袋中水用量越多降尘效果越好,但是爆破效果不佳,而且增加了钻孔深度。优选的水袋的直径与孔径相同,且水袋的长度为20cm-25cm,这样既能保证降尘效果又能确保爆破效果。
本方法中采用的水袋的包装材料可以为PVC塑料袋。
本方法中的水袋可以使用KPS-60水袋封口机制作,由洞外运送至洞内。
本方法中的所述的炮泥可以采用水、砂和土的混合物料,使用PNJ-160型炮泥机制作炮泥。炮泥封堵住孔口即可。
各孔的装药量、孔深、孔径以及间隔装填的间距可以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以及现场试验确定。
围岩分级方法可以参见《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_D70-2004)。
隧道爆破炮眼布置图可以参见《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以上内容是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