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
背景技术手榴弹目前仍然是我军步兵常用近战有效杀伤性武器之一,在 每年部队组织新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时总会发生一些意外,造成不必要的非 战斗减员的事时有发生,增加了官兵对手榴弹的畏惧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手榴弹拉火管防 意外脱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手榴弹结构,减少投掷手的精神 负担和伤亡。实现在投掷正常时,不对手榴弹产生任何影响;在投掷发生意外
时,能够使手榴弹成为哑弹,不对投掷手造成任何危害,同时希望形成的0亚弹 可再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壳内的雷管,雷管外侧 的黑药以及黑药外侧的导火索,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为分体结构,即第一外壳 和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内安装有安全锁保持筋,该安全锁保持筋内端固定有 两弹性片的一端,该弹性片的另一端卡在第一外壳内端的内壁上;两弹性片之 间夹持有挡块,挡块一侧固定有振子;所述导火索分为A、 B两段,两段之间 内端靠近,其中B段导火索外端通过垫片连接黑药,A段导火索穿过挡块和振 子;在所述垫片和振子之间安装有弹簧,导火索穿过该弹簧。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采用本装置改进后的手榴 弹,如果运用到生产及部队建设中去,可减少因训练、演习、实战中发生的意 外情况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数字;增强我军指战员在使用该类型手榴弹的心理安全感,对战斗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投掷非正常所形成的哑弹重装拉 火管后可再生,节约一定经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例包括安装于外壳内的雷管10,雷管 10外侧的黑药13以及黑药13外侧的导火索。所述外壳为分体结构,即第一外 壳11和第二外壳12;在第二外壳12内安装有安全锁保持筋2,该安全锁保持 筋2内端固定有两弹性片5的一端,该弹性片5的另一端卡在第一外壳11内端 的内壁上;两弹性片5之间夹持有挡块4,挡块4一侧固定有振子6;所述导 火索分为A、 B两段,两段之间内端靠近,其中B段导火索8外端通过垫片9 连接黑药13, A段导火索3穿过挡块4和振子6;在所述垫片9和振子6之 间安装有弹簧7,导火索穿过该弹簧7。
在运输、储存及行军、演习携带时,安全锁保持筋2使弹性片5将挡块4 固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与原有手榴弹勤务工作程序无任何差别。
装置的工作状态又可分为投掷正常和投掷非正常两种情况。
投掷时,手榴弹一旦投出,发火装置l发火,安全锁保持筋2迅速燃烧掉, 装置解锁,由锁定状态进入待激发状态,同时发火外壳14受其内的空气膨涨力 作用而被推出。
投掷非正常时手榴弹在危险时间内(小于1. 5秒)触地,振子6在惯性及弹
簧7预紧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片5对挡块4的约束,将挡块4与A段导火索3 弹出,此时B段导火索8未被点燃,手榴弹不再爆炸。 投掷正常时-
1.手榴弹正常飞行触地(大于1. 5秒,小于3. 7秒),在投弹1. 5秒时,A段
导火索3燃烧完毕产生喷火,由于垫片9的阻隔,火不能引燃黑药13,但可以 引燃B段导火索8,在投弹1. 5秒后手榴弹触地,振子6在惯性及弹簧7预紧 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片5对挡块4的约束,将挡块4与A段导火索3弹出,B段 导火索8继续燃烧并在燃烧结束时引爆雷管10,手榴弹正常爆炸。2.若手榴弹在空中飞行大于3.7秒,则手榴弹在空中爆炸。装置不被击发, 不对手榴弹产生任何影响,手榴弹正常爆炸。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壳内的雷管(10),雷管(10)外侧的黑药(13)以及黑药(13)外侧的导火索,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为分体结构,即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在第二外壳(12)内安装有安全锁保持筋(2),该安全锁保持筋(2)内端固定有两弹性片(5)的一端,该弹性片(5)的另一端卡在第一外壳(11)内端的内壁上;两弹性片(5)之间夹持有挡块(4),挡块(4)一侧固定有振子(6);所述导火索分为A、B两段,两段之间内端靠近,其中B段导火索(8)外端通过垫片(9)连接黑药(13),A段导火索(3)穿过挡块(4)和振子(6);在所述垫片(9)和振子(6)之间安装有弹簧(7),导火索穿过该弹簧(7)。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榴弹拉火管防意外脱爆装置,外壳为分体结构,安全锁保持筋(2)内端固定有两弹性片(5)的一端,该弹性片(5)的另一端卡在第一外壳(11)内端的内壁上;两弹性片(5)之间夹持有挡块(4),挡块(4)一侧固定有振子(6);导火索两段之间内端靠近,其中B段导火索(8)外端通过垫片(9)连接黑药(13),A段导火索(3)穿过挡块(4)和振子(6);在所述垫片(9)和振子(6)之间安装有弹簧(7),导火索穿过该弹簧(7)。采用本装置改进后的手榴弹,如果运用到生产及部队建设中去,可减少因训练、演习、实战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数字。
文档编号F42B27/00GKCN101419039SQ200710165659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田俊峰 申请人:田俊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