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爆破领域,用于拆除爆破的炮孔填塞,也可用于其他适宜的浅孔爆破炮孔填塞。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爆破中拆除爆破的炮孔均需要使用专用炮泥进行填塞,填塞的质量直接影响爆破效果的好坏以及飞石、冲击波等爆破危害的控制,填塞使用的工具通常为传统的圆柱形木质炮棍,这种炮棍材料来源广、易于加工、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存在的缺点是在填塞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炮棍挤压、冲击雷管脚线(电雷管的绝缘导线或者非电雷管的塑料导爆管)使其损坏的风险,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而且由于其和炮孔均为圆柱形,致使雷管脚线两侧区域填塞密实度较低,整体填塞质量不均匀;中国专利CN200720152429.8提出的设置一沟槽用于放置雷管脚线的思路很好,但沿炮棍通长设置是不符合拆除爆破填塞的实际情况的,雷管脚线在炮孔内是比较自然的伸出贴在炮孔壁上,而不是理想的直线伸直,因此使用该炮棍捣压炮泥时,雷管脚线会与沟槽内壁反复摩擦,炮棍在反复捣压炮泥时雷管脚线极易和沟槽脱离,从而导致炮棍挤压切割损坏雷管脚线的几率更大;中国专利CN201521009483.8提出的炮棍能够调整长度是一大进步,但除了不能克服中国专利CN200720152429.8的缺点以外,其套管结构和伸缩结构在使用和加工中要变得相对复杂和不便,成本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拆除爆破炮孔填塞施工中现有炮棍的易损坏雷管脚线和填塞质量不均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炮棍,该炮棍不仅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操作简便,而且能有效保护雷管脚线、填塞密实不留死角,保证填塞质量,是一种拆除爆破等浅孔爆破填塞的十分有效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结构形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棍头,圆柱形,较短,主要作用是压实炮泥,棍头外壁沿轴向全长设置一个U形让位槽,功能是为炮孔内的雷管脚线预留出空间,使棍头在充分捣压雷管脚线周围炮泥时不冲击、挤压雷管脚线。棍头不宜过长,过长则使让位槽和雷管脚线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增大摩擦阻力增加损坏雷管脚线的概率,同时也增大棍头与炮孔周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阻力,从而增加操作难度。棍头外径略大于传统的炮棍直径,这样可以增大捣压面积提高填塞效率;第二部分为棍身,圆柱形,主要作用是支撑棍头完成捣压炮泥,棍身直径小于棍头直径,棍身直径与让位槽直径之和应小于棍头直径,这样在棍头捣压炮泥时就可以极大的减小棍身和雷管脚线以及炮孔周壁的接触摩擦概率,既利于保护雷管脚线,捣压炮泥又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保留了传统炮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又能够在炮孔填塞中有效保护雷管脚线不受损坏,使填塞密实不留死角从而保证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填塞效率,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棍头,2.让位槽,3.棍身。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棍头(1)直径38mm,高30mm;让位槽(2)宽3.5mm,深度3.5mm;棍身(3)直径24mm,长度可依据填塞情况定制。本实用新型各部的尺寸可依据实际的炮孔直径、雷管数量、填塞高度进行适当调整,材质可选木材等。
拆除爆破炮孔填塞方法,当炮孔内装药完成后,先将预先制作好的一节炮泥蛋装入炮孔,然后使棍头(1)上的让位槽(2)对准雷管脚线,手持棍身(3)轻轻将炮泥蛋送人孔内,反复轻轻捣压,然后将第二节炮泥蛋放入炮孔内,重复上述过程,每一节炮泥蛋的捣压力度逐渐增大,直至炮孔填塞密实达到要求。捣压过程中炮棍应顺着雷管脚线的方向移动,即雷管脚线和让位槽(2)始终平行,忌二者成角度时强力推进挤坏雷管脚线,棍身(3)尽量和炮孔平行,避免捣压填塞时频繁接触增大摩擦阻力从而增加填塞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