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在排除地雷
都市时报讯 位于中越边境云南段的苗皇山雷场,地雷和爆炸物种类多、布设密度高,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扫雷行动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过,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扫雷三队官兵没有放弃排雷工作,截至目前已从该雷场排除各式地雷和爆炸物5000余枚。
雷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苗皇山位于麻栗坡县董干镇边境,顶部海拔1928米,为当地主要的制高点。雷场中布设了大量地雷和爆炸物,为复杂的防步兵混合雷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这里曾多次发生触雷事件,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我国一名边民在这里触雷,不幸身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
而对排雷官兵来说,这个“死亡地带”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地域。扫雷三队队长蒋俊峰介绍,他们对雷场情况的掌握全部来源于展开扫雷前的现场勘察。从已扫除区域的情况看,地雷和爆炸物几乎都被植物的根系缠绕,排雷难点之一就是发现地雷和除去包裹地雷的障碍物。
为了便于排雷,官兵们每人都配了一把镰刀和一块吸铁石,在腐殖土比较厚的地方,把吸铁石加装在镰刀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清除金属碎片,减少探测时的干扰。“中越边境云南段的雷场,几乎都是山岳丛林地,排雷更多的是依靠人工搜排,所以看似简单的工具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蒋俊峰说。
地雷和爆炸物种类有10多种
除了障碍物难除,雷场中雷还很多,不足20米的距离内就能搜出几十枚地雷。“在这里地雷非常密集,主要以绿色外壳的塑料防步兵地雷为主。这种地雷的耐腐蚀性比较强,如果踩到它是绝对会爆炸的。”蒋俊峰说。
除此之外,苗皇山雷场地雷和爆炸物的种类还有10多种,数量相对较多的是各型号的防步兵压发雷。而且,雷场中还遍布铁制三脚钉,这种三脚钉使用非常简便,随意抛撒在地上,就能完成布设。它的三个钉柱支撑地面,第四根钉柱向上竖起,稍不注意就会被扎伤。
截至目前,扫雷三队官兵已从该雷场排除各式地雷和爆炸物5000余枚。部分地雷和爆炸物将送至麻栗坡县新修建的陈列馆集中展出。